宁县:“一线工作法”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纪委干部下来只找问题,啥时候也能帮助村上解决问题?”邓家村村干部说。
近日,宁县纪委监委为谋深做实做细“三抓三促”行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村、工地、企业一线专题练兵,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提升能力、在一线锤炼作风。
脱贫攻坚以来,中央和省市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管好村集体“钱袋子”,成为纪检监察组织护航乡村振兴的新课题。专题练兵小组选择了“守护村集体经济”这个主题,紧盯项目决策过程、合同签订、监管服务、收益分配等四个关键环节,聚焦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不公开不透明,在村集体经济监管服务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及优亲厚友、贪占挪用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这两年生意不好,承包果园的老板跟村上解除了合同,今年我们的土地流转费可能都给不了了。”邓家村民罗大爷向县纪委监委的同志说。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专题练兵小组及时向村两委核实,群众反映情况属实。村两委已向乡镇政府进行了报告,镇政府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招商”,防范村集体经济发展风险。
村两委和群众希望纪检监察干部也能利用私人关系网、公共关系网助力“招商”。纪检监察干部是否可以“招商”,练兵小组成员都拿不定主意,向县纪委主要领导汇报后,明确指出,纪检监察干部要落实好“一线工作法”,对纪检监察的岗位职责认识不能有局限性,要打开思路,在一线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本领。
专题练兵小组多方联系,为邓家村招来了果园承包商。向承包商详细介绍了宁县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承包商考察了该村果园的各类配套设施后同意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当天为群众预先支付了土地流转费。
在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中,纪检监察干部对初拟合同进行核实,包村干部对合同进行复核,并联系相关单位对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再按照复核和审查意见修改完善,以确保村集体经济合同保收益、不踩雷。纪检监察干部“小招商”守住了邓家村集体的“钱袋子”,也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这是纪检监察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专题练兵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截至目前,宁县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一线专题练兵监督检查发现问题53个,督促完成整改问题45个。
推荐文章
- 2024-09-26庆阳市出台对村(社区)巡察指导意见 “七措并举” 强化工作质效
- 2024-12-06中共宁县早胜镇委员会关于五届市委第三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 2019-03-19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宁县工作动员会召开
- 2020-05-29强化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督查
- 2021-04-28宁县委召开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
- 2019-08-20甘肃省委第二巡视组向宁县县委反馈巡视情况
- 2023-08-03关于受理乡村振兴领域兜底保障政策 落实信访投诉举报的公告
- 2019-08-29我县召开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动员会
- 2024-10-17宁县:监督推动医疗服务更便捷
- 2024-07-24宁县:春荣镇跟进监督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