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用“大数据”严防“车轮上的腐败”
“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不能只停留在公车本身上,还要通过公车平台数据发挥监督作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水平、规范化水平”。近年来,宁县推动大数据、信息化在纪检监察业务中的运用,为突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深化专项监督、强化审查调查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2022年9月,宁县开展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检查和治理工作。县纪委监委聚焦专项检查重点任务,采取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用车部门(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共发现标识喷绘、车载系统安装不到位等5个方面8个问题。紧盯突出问题,对账销号,督促县机关事务局将全县实有97辆公务用车全部纳入编制、挂专段号牌、喷涂标识、安装车载定位系统等。这为做深做实做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下半篇文章”,运用“车轮上的数据”提升监督质效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公车运行数据的分析研判,可以实现对关键少数、“四风”问题、工作推动的监督和预警,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预防、早整改。
公车运行数据分析和运用是对“关键少数”监督一种创新方法。公务用车做到实时定位、轨迹回放等信息全程留痕,纪检监察、审计、公安可根据权限随时调取运行数据,强化全覆盖、全过程、多角度监督检查,有效提升对“关键少数”监督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公车运行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把监督利刃,也对纪检监察机关健全内控机制,防治“灯下黑”的有效有段。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县纪委监委成立3个暗访监督检查组对“四风”问题进行暗访,公车运行数据清晰分析出每组是否真正深入一线暗访调查、暗访了那些单位,停留时间长短,是否偏离原定路线等,让暗访监督检查组也被“监督”。
下一步,宁县将对公车运行数据进行提取、关联和分析,进行沙盘推演,情景模拟,将公务用车来往频次较高、停放时间较长的商超、酒店、农家乐和合作社等场所纳入“廉政风险场所清单”,为常态化开展“四风”问题监督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对“四风”问题精准有效监督。
“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监督能力逐步提升,监督实效明显增强,更好地推进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推荐文章
- 2024-09-26庆阳市出台对村(社区)巡察指导意见 “七措并举” 强化工作质效
- 2024-12-06中共宁县早胜镇委员会关于五届市委第三轮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 2019-03-19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宁县工作动员会召开
- 2020-05-29强化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督查
- 2021-04-28宁县委召开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
- 2019-08-20甘肃省委第二巡视组向宁县县委反馈巡视情况
- 2019-08-29我县召开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动员会
- 2020-08-16宁县长庆桥镇长庆桥村十组原组长郭军宁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2023-05-23宁县纪委监委开展“赓续红色基因 永葆铁军本色”主题实践活动
- 2024-10-17宁县:监督推动医疗服务更便捷